用了几天TIA Portal V12,也谈点应用感受!测试计算机配置:T7400/4GRAM/kingston SSD 120G/FX2500M 512M RAM/1920×1200/win7sp1
体验下来TIA就一硬件和网络组态是最成功的地方,组态时非常清晰,地址变量,符号啥的清清楚楚。
其他的功能比起step 7 5.x就差远了。测试计算机虽然配置不是很高,但是运行个编译器应该不成问题。实际打开项目居然要十几秒,接下来在加载硬件元件库时等待的那个时间长的我以为(第一次用)死机了。
A.居然没有了STL导入导出,LAD、FDB的块也不能转成STL保存和导出。
没有这些功能对于入门级的新手是没啥问题的,但是对于熟悉STL的人员来说是个灾难,LAD、FDB在迁移和打印时非常麻烦没有STL清晰。STL阅读、排错快速也比它们快。
B.SCL的源码也不能转成STL
C.编程窗口在普通窗口界面时启用自动隐藏窗口功能时计算机慢的受不了,用固定窗口仅仅只能显示几行代码,切换到全屏一些菜单和函数库有没了。而且我的是1920×1200的分辨率,窗口布局太失败了,建议可以借鉴Visual studio的布局。
D.wincc中的VBA(不是VBS)居然没了,让我们以前写的自动化的扩展功能完全作废。在大型项目中靠人工编画面效率也太低了。winccV12只能当WinCC flexible用,小项目中和组态个触屏没问题。
一次用ifix时只能自己写外挂完成VBA类似的功能。这次要写却连V12的接口资料都没找到。
E.wincc脚本窗口也和C中一样要么只能显示几条代码,要么全屏后人机交互功能太弱。
希望siemens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保存老版本的一些优秀功能,最好给用户一个DDK包,方便用户提高生产效率。
------------TIAPortal V12软件监控STL程序,不如step75.x方便
--------向更高的编程语言发展:SCL.
-----------TIA发展方向是对的。有些功能还需要慢慢完善。
-------全集成自动化,这是西门子的核心哦,很好啊!
-------向SCL语言发展是错的,向多语言发展才是正路。
-------鄙人认为:支持SCL之类的高级语言并向其发展是正确的。不知您指的多语言是哪些?
---------数据类型设置有选择下拉菜单,比step7好一点
------感觉帮助做的有问题,有时候不能用,容易死机,难道不能减小电脑硬件要求。很吃电脑。使用习惯上特别是调用功能块都不知道那个是那个了
------TIA是方向,未来的趋势。会越来越完善的。
-------感觉帮助做的有问题,有时候不能用,容易死机,难道不能减小电脑硬件要求。很吃电脑。使用习惯上特别是调用功能块都不知道那个是那个了。 TIA是方向,未来的趋势。会越来越完善的。
---------對於使用S7 5..x 的人來說,使用上還需要習慣新的介面
感覺不是那麼順手,既然是趨勢只好跟上囉!
------------CPU 英特尔 Core i5-4200U (双核)
主板 惠普 1946 (Intel Lynx Point-LP (Premium))
内存 4 GBytes
显卡 英特尔 HD Graphics 4600
硬盘 Crucial_CT240M500SSD1
显示器 AU Optronics B133XW03
网卡 瑞昱 Semiconductor RTL8168/8111 PCI-E Gigabit Ethernet NIC
声卡 英特尔 Lynx Point-LP - High Definition Audio Controller
HP ProBook 430G1的本本,自己换了块美光240G的固态硬盘,这两天用TIA V12 SP1,跑下来压力不算大。就是一直喜欢小屏的本本,带着调试方便,辜负了TIA超高的分辨率了。。。
--------从2010年开始用V10.5,一开始练“撤消”功能都没有。电脑的硬件已经不是瓶颈,设计高度集成化是趋势,相信西门子会逐步改进软件体验和bug问题。
---------STL,LAD,FBD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不过一开始我也没找到地方
---------TIA WinCC确实只有Flexible的功能,所以WinCC还继续存在
-------------TIA Portal V12移植STEEP7项目时,硬件无法移植,不知V13能不能?
--------可以移植,只是默认情况下不移植,需要把移植硬件那个确认框给勾上
------------交叉索引也差点,STEP7 中可以看到所使用的指令,写操作是S置位还是用R复位TIA中只能看到是读还是写操作,至于是什么指令,要打开块才能知道
|